
发布者:运营中心 来源: 集慧
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稳步发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规模渐渐增大,毛竹林价值评估也变成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大量专家、学者以及林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竹林资源资产评估已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针对毛竹林价值评估方法的相关研究较为薄弱[1]。笔者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桂林国有林场为研究对象,探讨毛竹林价值评估的几种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旨在为毛竹林资源资产评估实践提供参考。
1研究数据与方法
1.1研究数据研究区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新峰村的桂林国有林场,位于建溪上游和武夷山的南面山脚,现南平市政府驻扎地的建阳区。其中,建阳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5%,有18万hm2的丛林面积。黄坑镇被称为“林海竹乡”,森林覆盖率高于90%,其中包含2700万根毛竹立竹量、年产约350万根毛竹的1.147万hm2毛竹林面积,共计3.32万hm2林地面积。该调查毛竹林情况:保存毛竹林的林分为纯林,起源是天然林,毛竹年龄平均为16年,平均眉径在&5-10.5cm,平均株高为14~15m,小班株数为1350~
2563株/hm2,平均1950株/hm2,毛竹生长正常,经营状况良好,林地剩余使用年限为10年。研究区毛竹林情况见表1。
1.2评估方法对于毛竹林资源资产的评估,主要采取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2]。具体使用何种方法进行评估,取决于不同毛竹林存在的差别。根据客观事实来说,毛竹林虽然都属于异龄林,但相较于一般的异龄林,毛竹林具有生长周期短、采伐年限较短等特点,通常情况下,每隔6-8年就可
1.2.1重置成本法。幼龄林没有明显的产量,主要的价值体现在前期种植、抚育和管理的投入上,因此采用重置成本法,思路为按技术标准、工价、生产力和物价水平,重新营造与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相类似的资产所需的资金成本和投资收益(利息),并将其作为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值[4]。
En=K'i=n1Ci(1+p)n—i
i=1
式中,E”为林木资源资产评估值;K为林分调整系数;C为
第i年以现实工价及生产水平为标准计算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各年投入的工资物质消耗等;n为林分年龄;p为林业行业投资收益率。
1.2.2市场成交价比较法。该方法将相同或类似的森林资源资产的现行市场成交价格作为比较基础,估算拟评估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方法[5]。但使用市场成交价比较法也须具备2个条件,即需要有一个活跃、充分发育的交易市场和充分的交易案例。
关于毛竹林资源资产的情况有些复杂,需要以竹产量或者纯收入作为确认依据,得出该毛竹林的综合调整系数,从而选取在合理结构毛竹林中的市场成交价比较法。在市场交易中找到与被评估资源资产相似的毛竹林资产是非常困难的,评估时间和评估所参照的市场价格也不尽相同。计算公式:
式中,E为被评估毛竹林的评估值;K为第i个评估案例的
林分综合调整系数;Ki2为第i个评估案例的价格调整系数;m为参照评估案例的个数。
1.2.3有限年金资本化法。在具有经常性收益和经济寿命的林木资产中,通常采用有限年金资本化法。而毛竹林资源资产的择伐期一般为1~2年,并且根据竹种的特点,每年都会产生一定的笋收益。综上所述,毛竹林资源资产的评估更适合采用有限期的年金资本化法。
毛竹林竹、笋产量稳定,投入也稳定,可以把每年的稳定收益作为投资资本的收益,再按适当的投资率求算毛竹林的评估价值。其计算公式:
式中,E为毛竹林资源资产评估值;S为小班毛竹林面积;An为毛竹林每年的稳定纯收益值;u为毛竹林经营剩余年限;P为投资收益率。
目前,有关毛竹林交易市场中幼龄林的成交量较少,成交类型多以毛竹成林为主,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重置成本使用率较低;我国林地交易尚未形成具有公开、活跃、相对稳定等条件的市场,因此在业务中毛竹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案例较其他林种略少,并且在应用市场成交价比较法时,需要参照案例对被评估毛竹林进行系数的调整,但我国目前缺乏较为统一的调整系数体系[6]。评估师在面对该类评估时,均依照公式或个人经验进行调整,缺少合理性和科学性。有限年金资本化法的实际应用中,关于年净收益额的确定尚缺乏完整的体系,各评估师在确定该项指标时,均是依照自身经验判断,导致同宗不同评现象屡见不鲜。
1.3竹林资产评估方法该研究通过结合用材林评估中的市场价倒算法对毛竹林价值评估技术思路进行完善,通过运用市场价倒算法将稳产毛竹林的竹材收入、竹笋收入扣除砍伐毛竹成本、挖竹笋成本、毛竹林每年经营管护成本、生产段经营利润、年销售管理及不可预见费等相关经营生产成本得出毛竹林净收入[7],将该收益作为年金资本化的周期性收益,从而得出毛竹价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E=Sx(W1+W2-C1-C2-C3-F-B)x"1"〉J
Px(1+P)u
式中,E为评估值;S为委估小班面积;W1为竹材年收入;W2为竹笋年收入;C1为砍伐毛竹成本;C2为挖竹笋成本;C3为毛竹林经营管护成本(施肥、抚育、除草、管护);F为生产段经营利润;B为年销售管理及不可预见费;u为毛竹林经营剩余年限。
2毛竹林评估的应用
2.1技术参数和经济指标通过现时调研、询价,得到研究对象所在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地区于2020年6月与该研究相关的经济技术指标。①毛竹产量和价格:竹材年采伐量按委估毛竹林单位面积平均立竹度以7年为轮伐期计算,并根据毛竹林实际状况作适当调整后,确定采伐495株/(hm2・a),毛竹价格为13元/根;②毛竹采伐成本(含运输费用):4元/根;③毛竹林培育成本:施肥750元/(hm2・a),抚育525元/(hm2・a),除草675元/(hm2・a),护林、病虫害防治等费用的管护费225元/(hm2・a)。④竹笋产量和价格:春笋
1500kg/(hm2•a),平均价格为1.8元/kg;产冬笋225kg/(hm2・a),平均价格为10元/kg。⑤挖笋成本:0.54元/kg;⑥生产段经营利润率:按伐竹、挖笋生产成本的20%;⑦年销售管理及不可预见费:按生产成本的5%;⑧毛竹的投资收益率:按林业上竹林平均收益率取10%。
2.2评估的计算过程
(1)采伐毛竹及竹笋收益计算:
采伐毛竹收益:495x13=6435(元/hm2)
挖笋收益:1500x1.8+225x10=4950(元/hm2)
(2)成本测算:
采伐毛竹生产成本:495x4=1980(元/hm2)挖笋生产成本:(1500+225)x0.54=931.5(元/hm2)营林成本:750+525+675+225=2175(元/hm2)
(3)生产段经营利润:
(1980+931.5)x20%=582.3(元/hm2)
(4)年销售管理及不可预见费:
(1980+931.5)x5%=145.575(元/hm2)
(5)1hm2毛竹林年净收益计算:
En=W1+W2-C1-C2-C3-F-B=6345+4950-1980-931.5-
2175-582.3-145.575=5480.625(元)
(6)毛竹林1hm2价值计算:
E=(W1+W2-C1-C2-C3-F-B)xP(1-)=
5480.625x丄(1-——^―-)=33676.07(元/hm2)
10%(1+10%)10
2.3评估的结果与分析通过结合林木市场价倒算法与有限年金资本化法完善毛竹林评估的技术思路,将稳产毛竹林的竹材收入、竹笋收入扣除砍伐毛竹成本、挖竹笋成本、毛竹林经营管护成本、生产段经营利润、年销售管理及不可预见
费等相关经营生产成本后的净收入作为年净收益,然后利用有限期年金公式计算毛竹年1hm2的价值,评估对象桂林国有林场共有45.4hm2毛竹,价值为33676.07元/hm2,因此建阳区桂林国有林场拟转让的45.4hm2毛竹资产价值为1528900元。
3讨论
近年来,虽然我国针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出台了许多律例和相关管理方法,但并未在法规和相关管理方法中对各类林种进行细化,这阻碍了我国毛竹林及其附属行业的发展[8],因此应加快毛竹有关准则及管理方法的建设,使毛竹资源资产评估成为系统性、专业性的评估,将评估毛竹的过程规范化。同时,由于竹林经营地处环境艰苦的山区,技术人员的流动性大,而林业的生长周期长,造成有关评估的原资料不完整,收集数据的难度大,使评估项目同宗不同评现象屡见不鲜。鉴于此,可在地方设置相关林种的电子资料,根据年份、竹价、笋价等进行档案的列举,在每次更新数据时,将有效的信息进行筛选,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9]。国有林场的毛竹林价值评估业务也不断增加[10],该研究应用的毛竹林价值评估方法较为清晰,便于委托人理解该项资产的计算过程。随着我国毛竹产业不断壮大,资产评估人员不断专业化,评估理论和方法也不断完善,能够提供更精准的资产评估数据,从而有利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竹区农民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