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者:运营中心 来源: 集慧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日趋激烈,无形资产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今天,没有哪个世界强国不是专利、商标和软件强国。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等世界上绝大多数无形资产要素都由它们占有或控制,用于占领他国市场和积累原始资本。即使没有成立实体公司,也没有实际投入,只要取得其他国家无形资产相关权益,就可以牢牢地控制当地市场。
与之相比,国内企业由于对无形资产认识不足,在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宝贵的市场。本文作者将从狭义上对无形资产的概念、重要性及评估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无形资产的概念和特征
㈠无形资产的概念。
它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非货币性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一般情况下,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版权、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等。由于我国目前对土地估价有相应的法规和规范,并且统一设置了“土地估价师”职业资格,并对评估方法和程序等内容作了详细规定,本文不再赘述土地估价师的相关内容。要想获得有关土地使用权评估的知识,请参考各种相关书籍。
㈡无形资产的特征。
以无形资产的概念来看,无形资产具有与其他资产明显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形资产通常表现为一定的力量、技术或者获取超额利润的综合能力。例如:土地使用权,专利技术,商标权等等。不以实物形式存在,但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使企业获得超额收益。无实物形态是无形资产区别于其他资产的一个特点。
第二,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利益;能够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才能使一项资产成为一项资产。无形资产也不例外,要想成为企业的资产,最重要的是体现其自身的价值,而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的时间不能是短期的,要能够持续很长的时间,才能获得经济利益。
第三,企业持有无形资产不是为了销售,而是为了生产经营,也就是,用无形资产来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给别人,或者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第四,无形资产在产生经济利益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无形资产必须与企业的其他资产结合起来(包括人力资源、硬件设备、固定资产、原材料等)。
另外,无形资产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更大,如新技术更新的速度,无形资产生产出的产品被市场接受的程度等。
第五,企业有偿取得无形资产。不管是自创还是外购,企业都需要支付一定的对价,才能取得该无形资产的所有权。
二是现行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
财政部于2008年发布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专利资产评估准则》,首次将无形资产纳入评估范围,使无形资产评估工作进入了相对规范的阶段。但现代无形资产评估方法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目前,我国对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主要有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种,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无形资产的评估也是如此。但是,由于我国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受国情的影响,并在近几年的相关业务发展过程中,离国际化评估标准尚有一定差距。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业务正向纵深发展。
㈠评估专业人员缺乏经验。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评估人员从事资产评估的时间较短,执业经验略显不足。根据山西省资产评估协会2017年发布的《资产评估机构综合评价》数据,山西省资产评估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从业年限仅为11年。综观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历程,资产评估师从业11年,或许更多的是关注传统领域的评估。
评估专业人员的理论素质水平较低;
无形资产评估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仅需要我们评估专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要求我们专业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对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被评估无形资产本身的使用年限、风险程度、成熟度等有较深的理解。
当前我国无形资产评估行业从业人员多为科技人员或财会人员,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无形资产评估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学习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新的专业和财会知识。
与此同时,由于整个大环境对无形资产的关注程度不够,造成我国评估专业人员对无形资产评估的研究渊源不深,缺乏对无形资产评估的全面分析和深刻判断。
第一,资产评估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较低。职业操守基本准则的实施,对于现阶段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地指导评估行业维护和履行社会公共利益。但是从评估实践来看,资产评估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估人员没有履行规范要求的义务和责任,对委托方评估结果不实,评估资产估值过高或过低,等等。
第二,各指标的计算存在问题。对国际和国内评估行业而言,对于无形资产的评估,评估准则确定了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三种不同的方法,但就评估实践而言,由于成本法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市场价值,而市场法由于交易案例的缺乏,也不能选择合适的案例,导致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在评估无形资产时,更倾向于采用“收益法”。对收益法评估最重要的是确定三个基本参数:收益额、收益时间、折现率。
实际上,由于估价师对不同类型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风险程度、成熟度等认识不足,导致估价师在估价时往往侧重于委托方提供的数据,或者有很强的主观性,导致估价师在估价时往往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此外,一些评估专家为了迎合客户的各种需求,会随意调整各种评估值。使无形资产评估的可信度降低。
第三,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不健全。
首先,无形资产准则单独制定,淡化了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与国际评估准则210-无形资产评估和美国专业评估行业统一准则相比,我国的《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和将无形资产评估置于同一位置,即特定资产评估制定特定准则,突出了无形资产的独立性和重要性;美国《资产评估准则》没有将资产评估单独出来制定准则,而是将评估准则与企业权益结合在一起,强调了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无形资产发挥价值的途径与企业整体资产的运作密不可分。
第二,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与会计准则的关联性不强。综观《国际评估准则》,对无形资产评估的概述,更多地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强调了评估准则与会计准则的衔接。
第三,我国的评估准则缺乏“允许偏差”的内容。由于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制定国际资产评估准则时考虑到各国的适用情况,同时也考虑到准则在各国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问题,而我国的准则是在严谨认真的基础上制定的,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但这也妨碍了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