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者:运营中心 来源: 集慧
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受著作权保护,关键在于其是否具备独创性以及是否体现了人类的智力投入。在中国,若能体现人的独创性智力投入,AI生成内容可受著作权法保护。
法律依据民主与法制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AI生成的内容如果符合这一要求,就可能受到著作权保护。
司法实践:2024年北京互联网法院对中国首例“AI文生图”著作权案作出一审判决,法官表示,当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图片时,如果能体现出人的独创性智力投入,该生成内容应当被认定为作品,并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认定标准:司法实践中,AI生成内容的独创性认定需个案判断,重点在于创作意图和对表达的选择、安排,要综合考量自然人的各项智力投入。如果用户在提示词撰写中融入具体要素,或对生成内容进行后期处理,使生成内容体现出与他人有差异的个性化表达,更有可能构成受保护的作品。
著作权主体:著作权法规定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AI本身不享有著作权。司法实践中,法院目前倾向于认定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用户所有,但也可由平台和用户通过合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