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者:运营中心 来源: 集慧
企业间进行重组,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企业重组设备类固定资产在评估方法、重组过程中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常态下的设备类固定资产评估对策,综合采取实体、功能、经济贬值的计算方法,建立评估模型为后续评估工作做准备;以及对于闲置设备、超期使用设备的评估对策和其他因素状态的设备评估对策。
1企业重组中设备类固定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
1.1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
1.1.1评估方法存在局限性
在评估程序中,为了操作便捷、减少时间消耗,采用重置成本计算法:评估价值=重置价格*成新率。此计算方法存在局限性,对于经济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等因素被忽略,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
1.1.2关键因素不易确定
对于关键因素造成贬值类型不易确定,其一,设备使用寿命不易确定。对于设备的使用寿命,虽然有具体的年限区间值,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在评估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确定。其二,成新率问题。成新率直接影响设备的评估值,采取的是专家评分法和观察法进行综合确定。专家评分法是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外观、运行情况、操作便捷度等进行分析观察给予评分,多个专家分别进行评分,各项分数取平均值,将总结出的平均值数据汇总计算得出成新率。其三,费率标准不易确定。计算设备的重置成本,综合考虑其勘察设计费、工程招标代理费、工程监理费等前期费率,这些费用没有明确的参考,只有标准范围,所以在确定费率时主观评估成分大,不具有实际性。
1.1.3特殊资产难以评估
由于企业中所用的特殊设备,在市场上难以找到评估依据,评估价值和重置成本时出现困难,无法保证评估值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2重组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评估程序应该具有独立性。由于重组过程中,重组方与被重组方对于评估理解有偏差,进而采取多种途径影响资产的评估价值,导致评估程序被放大,利用评估进行双方利益的博弈,破坏了评估的独立性,使其评估结果不具说服力。
重组评估过程中评估值单一化的问题,限制评估工作的进展,评估值不具灵活性。
2企业重组中设备类固定资产评估对策
2.1常态下设备类固定资产评估对策
2.1.1实体贬值
实体贬值是由于设备在流水工作中,由于摩擦、冲击等因素造成的磨损,引起的资产价值流失:设备的精度性能下降,功能性不足。在设备闲置过程中,由于不科学的堆放,造成的设备外观破损;环境潮湿,引发的设备进水,功能性能被破坏;管理不善,设备的必要零件丢失,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等多重问题造成的设备失去工作能力,或者设备功能性不强,导致其工作效率下降,维修费用增多,设备价值降低,形成了实体贬值。利用观察法、年限评估、维修费用等元素进行评估实体贬值。
2.1.2功能贬值
设备功能性贬值是由于社会科技发展,设备的功能不能与时俱进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功能性能落后导致的贬值,形成功能贬值。功能性能贬值包括:设备采用的技术、配备的材料。评估依据资产的实效性能、生产能力、消耗率等功能方面的数据,计算成本和收益的比例,来确定功能贬值率。此外,还应注意功能性贬值的设备,跟进社会需求所应用到的替换设备、替换技术、替换材料等费用的影响,以及替换后使用年限,损耗计算、成本与收益比例等问题。综合相关因素进行功能贬值评估。
功能性贬值通用公式为:功能贬值=重置成本*功能贬值率。计算损耗和维修费用的功能性贬值计算公式为:功能贬值=运营成本*(1-所得税税率)*(P/A,r,n)。其中运营成本指的是维修费用和损耗等费用,A是指超出运营成本的费用,r是表示折旧率,n是表示剩余寿命,P是表示评估价值。
2.1.3经济贬值
国家经济政策、市场环境供需变化等因素引起的设备贬值,称为经济贬值。计算公式为:经济贬值率=1-(预计生产力/原设计生产力)n。预计生产力是企业计划的生产水平,原设计生产力是指实际的生产水平,n是表示效益指数,设备的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其效益指数不尽相同。
2.1.4建立评估模型
常态下,设备固定资产评估值的计算公式:P=RC-D1-D2-D3。其中P为评估值,RC表示重置成本,D]、D2、D3分别表示的是实体、功能、经济贬值。精确一点的计算,考虑三种贬值的影响比例计算的公式为:P]=C-aDxC-bD2C-cD3C。其中a、b、c分别表示实体、功能、经济贬值的影响重置成本的比例,C是重置成本,P]是评估值。Pi的评估计算方法更有说服力[1]。
2.2特殊情况下设备类固定资产评估对策
2.2.1闲置设备评估
闲置设备是指利用率较低、功能性尚可的设备,在财务报表中排在折旧列。闲置设备为保障其功能性,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维护,消耗企业的人力与物力,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闲置设备评估:P2=设备原价*时点物价指数/基期物价指数)*成新率*(1-无形磨损系数)。
对于后期闲置资产的评估,设备原价换成重置成本,重新计算。
2.2.2超期使用设备评估
对超过预期寿命仍可以运行的设备进行评估,重置价值和市价评估都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估,因为其包含超期使用的资产价值,这部份不在预期的评估范围内,具体计算方式为:P3=(V+U-S)*(t/t0+t)+(V+U-S)((k-a)t/t0+t)+S。其中P3表示评估值,V表示资产原值,U表示资产的维修、改造费用,S表示剩余价值,k表示物价平均指数,a表示资产磨损,t。表示资产的使用时长,t表示增加使用时长。此公式较为复杂,公式元素较多,对公式进行简要解读:V+U-S:表示的是资产消耗的价值,t/t0+t:表示增加使用的时长占比设备的总时长,(V+U-S)*(t/t0+t)计算结果为正数,表示的是平均每年设备的消耗值,k-a表示的是设备磨损占比市场的平均水平,(k-a)t/to+t表示的是每年设备的磨损占比,(V+U-S)((k-a)t/to+t)表示的是每年设备磨损值。P3超期使用的评估值结果为设备的剩余价值与每年消耗值、磨损值的总合。计算原理在于:由于设备超过预期可以使用,说明剩余价值中被减掉的消耗值与磨损值并没有被流失。由此精确的计算,来评估超期使用的设备价值。
2.3其他因素下设备类固定资产评估对策
2.3.1自制专用设备评估
自制设备需要依据采购单、材料发票、人工制造费用等来进行评估。计算公式为:重置价值=原值*单位变动率*(1+10%)。10%是设备后期管理维护费用,单位变动率=人工工时成本/设备制造年份平均工时成本*100%。评估价值=重置价值*折旧率。综合考虑各种费用,精准开展自制专用设备固定资源的评估工作[2]。
2.3.2淘汰、报废类设备资产评估
无法继续运行的设备称为淘汰、报废类设备。评估值计算残值和清理费。如果只是设备跟不上社会技术发展,通过技术改造、提高折旧率能够继续运行的,按超期设备类评估。如果设备无法通过改造继续使用,将有效的零件进行回收,计算其残值,供给自制专用设备使用。
综上所述,企业重组设备类固定资产的评估需要精确的进行,用以保证后期企业的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科学采购设备,减少闲置设备的数量,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对废弃淘汰的设备进行功能性回收、改造,以节约成本为原则,为重组企业创造价值,增加重组企业的战斗力。对于评估技术仍需要继续提高,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