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集慧资讯 > 公司新闻 >

知识产权该如何出资?

发布者:运营中心 来源: 集慧

  知识产权资本化方式,普遍适用的方式是将知识产权出资。采用此种方式是因为在目前经济环境之下,将知识产权出资不仅能够发挥自身的经济价值而且可以发挥使用价值。这样的双价值能够维护自身权益还可以促进技术的创新和经济的发展。

  知识产权出资入股的含义

  知识产权出资入股指的是入股人以交付知识产权为条件取得股东身份的过程,其符合现有法律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我国《公司法》确定了知识产权出资入股的合法性。通过知识产权出资入股,入股人不仅能够获得股权,同时基于其股东身份,也享有相应的权益。知识产权出资入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励技术人员进行科技创新,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知识产权出资的现状

  相较于其他的出资方式,知识产权出资具有无形性的特性,这使得权利人无法对其有形占有和使用,而且在法律处置时也无法和其他出资标的物一样对其有形处置,这就增加了知识产权出资的风险。在我国,与知识产权出资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太完善,大多相关法律问题都是依据《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法相关法律规定,这些法律条文具体规定了出资范围、出资程序、评估定价方式等。

  知识产权出资入股的特点

  对于知识产权出资入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无形性与地域性。

  知识产权其属于智力劳动成果,因此具有无形性,同时想要取得知识产权,必须要获得法律的承认。因此其具备地域性,异国的知识产权在我国无法得到承认,除非得到我国法律的肯定。

  2.评估难度大。

  知识产权欠缺完善的评估机制,其更多取决于外界因素,比如当下的技术条件,或者是市场情况等等,其与时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因此很难以时间的维度来进行衡量,由于知识产权很多都具有秘密性,很难对其进行评估。除此之外,知识产权往往具有专有性,因此也没有普遍参照物。

  3.类型多样化。知识产权的种类非常的多,比如著作权,专利商标等等,其出资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可以采用许可,也可以采用转让。正是这些特点,才使得知识产权出资入股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知识产权出资不实的问题

  由于知识产权评估作价困难,因此会出现出资不实的情况。在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作价时,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出资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倾向于将知识产权高估,再加上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难以经受利益的影响,忽视诚信理念,因而会出现虚假评估的情况。从域外立法来看,国外的相关法律对于出资不实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美国规定了责任主体制,对于虚假评估的责任人严格追究。法国也规定股东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并且期限为五年。而我国一旦公司出现破产的情况,将会极大地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在当前自由经济的市场背景下,如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出资入股的评估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还要针对出资不实的责任人出台相应的惩罚措施,从而提高司法公信力。

  以专利权出资为例的出资流程
 

  当下知识产权出资入股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知识产权自身的特性,导致其出资入股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法律问题,比如价值评估困难,公示制度不健全等等。因此本文以知识产权出资入股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域外的成功经验,指出了针对性地解决建议。由于篇幅有限,能力不足,文章尚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因此还会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努力,继续进行知识产权出资入股的进一步探讨。

  但是,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也要注重问题的产生,比如:知识产权出资的发展应用可能出现出资风险,那么对知识产权出资的相关法律制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