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集慧资讯 > 公司新闻 >

论述专利、专有技术、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资

发布者:运营中心 来源: 集慧

  专利价值是无形资产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股份制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无形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财政部规定一般企业在股份制改造资产评估中无形资产所占比例可以占20%,国家科委对应高技术产业企业其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可达30%。在美国筹建高技术企业时,技术资产所占的比例可达40%,特殊高技术企业可达60%,而我国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才刚刚开始。从本文起将分别论述专利、专有技术、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资产的作价计算方法。由于发明专利价值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并各有特色,应根据企业的类型、产品的性质具体情况有选择地使用。

  3.2.1 “新增利润”计算法(日本新技术开发集团公司曾使用过)

  1. 批量生产情况

  企业的新增利润是由于使用专利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销售价格上升销售数量增加等因素而实现的,因此这种新增利润可以从使用专利技术后的盈利和未使用专利技术时用普通方法生产的盈利相减得出。即:

  公式:

  Gf=(Pf-Cf)×Nf-(P-C)×N

  其中: Gf——f财政决算年度由于使用了专利技术所增加的利润额

  Pf——在上述情况下的产品销售价格

  Cf——在上述情况下的生产产品成本

  N——在上述情况下的产品销售数量

  P=在实施专利技术前-决算年度采用普通方法生产的产品销售价格

  C=在上述情况下生产的产品成本

  N=在上述情况下生产的产品销售数量

  在专利技术所生产的产品是开创性产品时,(P-C)×N可以略去。

  注1: G=gain的G,P=Selling Price的P,C=productions Cost的C,N=selling Number或Propuction Number的N。

  注2:在采用普通方法生产期间,产品的销售价格,成本和销售数量变化幅度较大时,应取采用专利技术和多年财政年度决算期的P、C、N的平均值加以计算。

  2. 产品全部自用的情况

  (1) 用专利技术生产和普通技术生产同类产品时,公式:

  Gf=(C-C′)×N?

  其中: Gf—增加的利润

  C=实施专利技术后在f财政决算年度内产品(部件)的生产成本

  C′=用普通法生产在第f财政决策年度内的生产成本或从其他地方外购的成本

  注: 这里所说的和“普通技术生产同类产品”是指将采用专利技术生产的中间产品( 部件)适用于最终产品,对最终产品的质量、生产成本、销售价格、销售数量没有特别显著变化的情况。

  (2) 用专利技术生产和普通技术生产不同类产品时,公式:

  Gf=(Pf-Cf)×Nf-(P-C)×N

  其中: Pf=由于将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部件)用在最终产品上,在f决算期内的,最终产品的销售价格

  Cf=上述情况下的生产成本

  Nf=上述情况下的销售数量

  P=用普通方法生产的产品(部件)用在最终产品上,在采用专利技术前一决算期内销售价格

  C=上述情况下的生产成本

  N=上述情况下的销售数量

  (3) 产品(部件)一部分销售,余下部分自用时,实施专利技术应该增加的利润(Gf)应为销售部分、依公式(1)计算得到的Gf(1)和自用部分依公式(2)或(3)计算得到的Gf(2)或Gf(3)之和

  ① Gf=Gf(1)+Gf (2)

  ② Gf=Gf(1)+Gf (3)

  3. 产品产量无法统计的情况

  在港口、道路、桥梁、通信设施、建筑物等设施上,应用专利技术时,其产量难以统计,只能采用新技术后和原来采用的方法对比来评估经济效益。例如:耐用年数增加,使用频率提高,建筑费用降低以及其他效益。

  在评估这些效益增加量时,可以用经费评估的则计算成金额,如果由于采用新技术在前述的诸多因素中反而有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如果能用经费评估,则计算成金额,然后将增加的利益减去不利因素的金额,看作为采用新技术增加的利润。

  3.2.2 “经济预测”计算法(日本发明协会曾使用过)

  1. 权利的评价

  公式:

  Vk=P·Q·I

  其中: Vk=评价额(4)

  P=p-m行销期间总盈利,P=期望利润,m=期望损失

  Q=[SX(]r[]W[SX)]权利摊派率,r=实施费率,W=总利润率

  _1_

  I= (1+i)n 贴现率,i=总资本的收益率,n=行销年数

  应用说明:

  P是根据调查测算得到的期望利润减去同类型企业开始实现损益平衡时损失额,而得出的总 盈利。

  Q是表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专利权给企业盈利作出贡献的程度。r是实施费(参见公式5),W为全年销售盈利除以销售总额。

  I是为获得期望盈利期间投下总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并将其折换成现行价。

  例:P=1000万元,r=6%,W=0.1,i=0.05,n=5,则

       0.05     1        3   1

  Vk=1000×0.1  ×  (1.05)5 =1000×10× 1.312

  =228.7万元

  (2) 实施费计算方法

  公式:

  R=(V×π)〔S×(α+β)+D〕      (5)

  其中:R=实施费,V=商品单价,π=权利用率,S=标准实施费率,β=生产有效率,α= 市场开拓增减率,D=习惯差别

  应用说明:

  V是表示单位商品价格,一般指出厂价或成本价,是否包括装费、运输费、保险费等依商品性质而定,在签订合同时应该予以明确。

  π是表示专利权对所生产的产品有何种程度的利用率,这要综合对象产品的物理量,经济价值,外观特性进行判断,全部应用时为

  Ⅰ. 随程度不同可以递减(如1→0.5-0.3等)

  S随商品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为0.3(参见本书表2-3行业提成率)。

  α是专利权在生产方面的有效利用率,可从该技术对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创新产品所起的作用来估算。一般以多位专家的估算值进行综合而成和标准提成率(表2-2)相当程度为0.5比较优良的情况下可以取0.6。

  β是市场开拓增减率,也就是商品投放市场难易度可以根据销售部门,例如,百货公司、批发市场那里获得信息,预测市场需求和标准实施费率(表2-2)相同程度为0.5,优秀专利可达 0.7。

  D是习惯差别,一般产业界都有表可查

  例: V=1000元,π=0.5, S=0.03

  α=0.6, β=0.7, D=0[ZK)]

  则R=(1000×0.5)(0.03×(0.6+0.7)+0)

  =500×0.039

  =19.5元

  r=0.0195≈2%

  3.2.3 综合评估测定方法

  在对专利价格进行评价,有时利用公式计算感到困难,可以采用综合评估测定该种评价方法可以用于对企业内部职工所作的发明予以奖励时使用。这些评价方法在日本、德国的企业都广为采用。

  1. 发明价值的评估方法(德国西门子公司曾使用)

  该评估方案是将构成发明价值的要素分为经济价值、技术价值、专利权价值、合同价值和竞争价值五个方面,将每一项又分为小、中、大、重大四个等级进行打分,然后进行加权平均。

  (1) 经济价值

  主要评价发明对产品质量改进销售额增加、成本降低等新利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2) 技术价值

  主要看该发明是否能促进整个公司技术进步。

  (3) 专利权的价值

  主要评价专利权取得后对企业的影响和阻止基他企业取得专利权的价值。

  (4) 合同上的价值

  主要评价申请专利转让的可能性,及时回收开发成本的多少。

  (5) 竞争上的价值

  主要评价和相关企业或发明可能应用领域中的竞争关系。

  表3-3 专利价值的评价

  评价内容价值级别

  小中大重大

  (1) 经济价值0~44~1111~2121~35

  (2) 技术价值0~22~66~1212~20

  (3) 权利价值0~22~66~1212~20

  (4) 合同价值0~22~55~99~15

  (5) 竞争价值0~11~33~66~10

  2. 评估应用例

  在给企业职务发明专利进行奖励时,采取评分的进行,在评分前要由专利部门撰写技术、经济价值评判表,以及有关调查资料分发给评审委员会,评价一般在发明后专利实施3年、5年、7年、10年和13年几个期间进行。

  示范例1:未实施发明(提案)评价标准

  (1) 发明级别:①创造性优秀程度 ②新颖性优秀程度

  (2) 经济效果:预测发明实施后可以节省材料或工时或已有的实践

  (3) 实用程度:①操作上的实用程度(机械化、工人的接受程度、操作难易程度) ②将来的实用程度

  (4) 应用范围:①一般工序都通用 ②限定于特殊工种;

  (5) 完善程度:①不能独立完成,需要指导 ②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 ③其他。 以上各项的加权系数为:

  发明级别3,经济效益3,实用程度1,应用范围1,完善程度2;

  打分标准:(优)4分,(良)3分,(中)2分,(下)1分;

  根据学历乘以适当系数:专科毕业1〓中技术毕业1.1〓高中毕业以下1.3。

  根据上述评分和系数加权确定的得分标准为:优30分以上,良25-29分,中18-24分,下10-1 7分,不极格10分以下

  示范例2:专利公告后3年,评估委员会可依下述标准评分:

  (1) 奖励金支付加权系数标准

  ① 经济效果(6),②发明环境(2),③构思程度(1),④应用范围(1)

  (2) 经济效果评分标准

  表3-4 经济效益得分标准

  效果得分效果得分

  10万元以下

  10~20万元

  30~60万元

  60~120万元

  120~300万元1

  2

  3

  4

  5300~500万元

  500~700万元

  700~900万元

  900~1000万元

  1000万元以上

  6

  7

  8

  9

  10

  (3) 发明环境

  职务发明(一般生产车间)6~10分,职务发明(研究所或其他类似机构)1-5分。

  (4) 发明级别

  发明专利6-10分;实用新型及其他1-5分

  (5) 应用范围

  在一般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6-10分;

  只能在其他工厂类似车间应用1-5分。

  (3) 综合评分:将上述得分乘以加权系数得到总分就可以确定奖励金额。

  例如:经济效果9分×6=54分,发明环境4分×2=8分,发明级别8分×1=8分,应用范围8分× 1=8分,合计78分。〖LM〗

  表3-5 实际奖励的金额及评分

  等级得分奖励金额每分奖励额

  特级

  1

  2

  3

  4

  5

  6

  7

  8

  9

  90分以上

  80分以上

  70分以上

  60分以上

  50分以上

  40分以上

  30分以上

  20分以上

  10分以上

  5万元

  4万元

  3.45万元

  2.6万元

  2万元

  1.5万元

  1万元

  0.6万元

  0.3万元

  0.1万元

  800元

  700元

  650元

  600元

  500元

  500元

  400元

  300元

  200元

  (4) 专利技术许可他人实施,从企业许可技术提成奖励企业发明人的标准。

  以实施期间年技术转让提成费收入及标准,但1项专利最高额不超过6万元。

  表3-6  许可实施提成费奖励

  许可实施费收入额支付比例

  1万元以下

  1~3万元以下

  3~5万元以下

  5~10万元以下

  10万元以上40%

  30%

  20%

  10%

  5%